新聞動態
總投資超2500億元!2023年四川8條高速/2個機場/2條鐵路將開工 2023/02/17 11:07:00 來源:新基建通
日前,2023年四川省重點項目名單發布,涵蓋新開工項目236個,續建項目464個。其中,產業類項目數量最多,為346個;其次是基礎設施項目,271個;民生工程及社會事業項目、生態建設及環境保護項目分別為60個、23個。此外,在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慶四川黨政聯席會議第六次會議上,提出了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2023年重大項目建議清單,共248個項目,總投資約3.3萬億元,年度計劃投資3215億元。
其中,交通項目共有69個納入清單,總投資超1.4萬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365億元。制造業項目計劃實施58個,總投資達5000億元,年度計劃投資670億元,主要聚焦電子信息、新能源材料、航空裝備、智能網聯汽車、晶硅光伏、生物醫藥等優勢產業和新興產業領域。
以下為四川2023年即將開工的重點項目:
金西高速
日前,四川省發改委公布了2023年四川省重點項目名單,金口河至西昌高速公路(簡稱:金西高速)列入2023年新開工項目。這意味著成都至攀西地區第四條高速通道即將開工建設。
金口河至西昌高速公路項目分主線和瀘沽支線,主線起于涼山州甘洛縣烏史大橋鎮附近,接峨眉至漢源高速公路,經甘洛縣、越西縣、喜德縣,止于昭覺縣普詩鄉附近,接西昌至昭通高速公路,建設里程172.976km。
為加強與G5京昆高速的聯系,另設瀘沽支線,起于喜德縣城東,與主線相接,經喜德縣,止于冕寧縣,建設里程38.221km。主線與瀘沽支線均采用設計速度80km/h,路基寬度25.5m的建設標準。
金西高速是《四川省高速公路網布局規劃(2022—2035年)》樂山至昆明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路段,兼具雅安至西昌高速公路復線功能,其實施對提升成都至西昌通道通行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帶動沿線經濟社會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項目建成后將緩解節假日雅西高速交通壓力,同時減少冬季雅西高速管控對攀西地區出行的影響。
成渝高速擴容
成渝高速擴容工程全長179.129公里,路線起自桑家坡(川渝界),接擬改擴建的G85銀昆高速公路重慶段,新建復線經內江隆昌市、東興區,利用內江市城市過境高速公路改擴建至雙才樞紐互通,新建復線經資中縣、資陽市雁江區、成都市簡陽市,利用既有G76廈蓉高速公路改擴建至大石包樞紐互通,止于成都市高洞,接已建成的成都市東西軸線城市道路。據悉,項目總投資約497.75億元。
其中,資陽段(全線均在雁江境內)全長約47公里,采用設計速度120公里/小時、路基寬度42.0米、雙向8車道高速公路技術標準。經堪嘉鎮、伍隍鎮、寶臺鎮、保和鎮等鄉鎮至老君鎮大石堡附近跨越沱江進入成都簡陽市境內,雁江境內設置堪嘉、伍隍、寶臺等5個落地互通。該項目已取得省發改委核準批復(立項批復),投資人招商工作已于2022年11月完成。正在加快推進項目用地和施工圖設計等前期工作,計劃在今年內動工建設,預計2026年建成通車。
遂寧至重慶高速公路(四川境)擴容工程
遂渝高速擴容項目推薦方案起于成南高速桂花互通,與成南高速、遂回高速形成十字樞紐互通,路線沿原遂渝高速擴容,經船山區、經開區、高新區、安居區,止于川渝省界的書房壩處,與遂渝高速擴容重慶段相接??偼顿Y約為85.31億元。
遂渝高速擴容項目路線全長46.4公里,利用遂渝高速36.6公里、遂回高速9.8公里進行改擴建。項目采用設計速度100公里/小時、路基寬度41.0米、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標準,瀝青混凝土路面。
項目最新動態:已經發布投資人中標,離開工很近了。
大竹至墊江高速公路(四川境)
大竹至墊江高速公路(四川境)全線位于四川省達州市大竹縣境內,起點位于大竹縣牌坊鄉,與建成的包茂高速相接,經高穴鎮、董家鎮,穿明月山至重慶境,止于明月山隧道四川與重慶交界處。推薦方案路線主線全長34.1公里,估算總金額90.38億元。項目采用設計速度100公里/小時、路基寬度33.5米、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瀝青混凝土路面。
項目最新動態:已經發布投資人中標了,離開工很近了。
江津經瀘州至宜賓高速公路
建設內容:本項目推薦方案由K1段(瀘縣百和<川渝界>至瀘州市東段)、K2段(瀘州市西至宜賓金秋湖鎮北段)和K3段(宜賓市金秋湖北-觀音鎮段)組成,主線全長 133.878 公里。
K1 段起于四川省瀘州市瀘縣百和鎮東北側川渝省界處,與在建江津經瀘州至宜賓高速公路重慶段相接。路線自起點向西南布設,經百和鎮、兆雅鎮北布線,下穿老G246國道后,在渝昆高鐵南側,與在建新 G246 國道一級公路(在其里程樁號約 K25公里之后)共用走廊、在其南側布線,至特興鎮長安場鎮北設置樞紐兼落地互通實現與 G8515 南瀘高速公路的交通轉換,通過設置臨時主線收費站和新建 G246一級公路對接,路線長27.65公里。
K2 段起于瀘縣牛灘鎮,接在建瀘永高速,通過擴建瀘永高速牛灘樞紐及牛灘西互通實現與 G76、G4215 的交通轉換,向西經瀘州市瀘縣潮河鎮、海潮鎮、自貢市富順縣懷德鎮,設置長 1000 米特大橋跨越沱江,經趙化鎮、長灘鎮、飛龍鎮,進入宜賓市境內,經江安縣迎安鎮北,南溪區長興鎮、劉家鎮,設置特長隧道穿越青山嶺,經黃沙鎮、跨兩次黃沙河,經三江新區雙城街道,止于翠屏區金秋湖鎮北,設置金秋湖樞紐互通與G85銀昆高速相接,該路段長75.699公里。
K3 段自K2金秋湖鎮北繼續向西延伸,經王場、白花鎮、觀音鎮,止于成宜高速,通過改建觀音互通實現與成宜高速的交通轉換,該路段長30.530公里。
K1段和K2-K3段通過G4215進行連接和交通轉換,(K1+K2)路線長 106.263公里,(K1+K2+K3)長 133.878公里,其中瀘州市長38.571公里、自貢市長15.326公里、宜賓市段長79.981公里。
本項目推薦方案(K1+K2+K3)主線全長133.878公里,路基土石方3761萬立方米,全線共設橋梁26735米/117座(含交叉構造物),其中特大橋 1000 米/1 座,大中橋 25735 米/116 座;共設隧道 4825 米/2 座,其中特長隧道 3670 米/1座,長隧道 1155米/1 座;橋隧比 23.57%(含互通區交叉構筑物),全線共設置互通式立體交叉19 處,其中樞紐互通 6 處,一般互通13處。全線共設置收費站15處(含1處利用),項目管理中心(兼監控分中心)1 處,隧道管理所1處,服務區 3 處,養護工區 3 處;全線共拆遷建筑物 526283 平方米,永久占地14734畝,同步建設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為實現高速公路主線和沿線城市區縣節點、鄉鎮、廠礦以及國道省道干線等的連接,全線共設置互通連接線 10 條,共 23.861 公里,連接線采用一、二、三級公路標準,設計速度 40 公里/小時、60 公里/小時,路基寬度 8.5 米、10.0 米、25.5 米。
項目最新動態:2023年1月已經發布環境影響評價公示,離開工不遠了。
資中至樂山高速
資樂高速公路是《四川省高速公路網布局規劃》(2022-2035)中13條橫線中的銅梁經資中、樂山至滎經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項目的起點位于資中縣染房村附近,接廈蓉高速公路,對接同期建設的資中至銅梁(四川境)高速公路,經威遠縣,眉山市仁壽縣,樂山市井研縣,止于市中區牟子鎮,接同期建設的天眉樂高速,并對接樂山至滎經高速公路。路線長93.313公里,概算投資約195.6億元,采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技術標準建設,設計速度100公里每小時,主線設置橋梁118座,全線設置互通式立交13處,收費站9處,服務區2處。
項目作為四川南部東西向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亦是東南向出川通道、重慶市向西進藏的通道的一段,對四川加速融入國家長江經濟帶發展、“一帶一路”建設、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等重大戰略布局;對串聯川西生態經濟區、川南經濟區以及成渝經濟區,促進川南及川西地區快速溝通成渝經濟區;進一步完善區域路網,加強川南城市群間的路網連接;對推動成渝雙城經濟圈國家戰略落地等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項目最新動態:2022年11月10日,四川樂資銅高速公司有限公司組織開展資樂高速施工圖詳勘外業驗收會,驗收現場邀請了四川路橋勘察設計院專家,四川省交通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參與對資中至樂山高速公路施工圖詳勘進行外業驗收。本次驗收是施工圖設計的一個關鍵節點,將推進后續施工圖設計工作穩步進行,為資樂高速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瀘州至古藺高速
項目起于納溪區渠壩附近,順接 G76 廈蓉高速,經納溪區打古鎮,敘永縣向林鎮、大石鎮,古藺縣黃荊鎮、古藺縣城,接敘古高速,對接在建的古藺至金沙高速。主線采用全部控制出入、全立交六車道高速公路技術標準,設計速度 100 公里/小時,路基寬度 33.5 米。橋涵設計汽車荷載采用公路-I 級;瀝青混凝土路面。項目力爭 2023 年開工建設。投資估算:約300.56億元。建設工期:4年
項目最新動態:2023年1月,瀘州至古藺高速公路用地預審取得自然資源廳批復,投資人已確定,力爭2023年開工建設。
自貢至永川高速公路(四川境)
自貢至永川高速公路(四川境)項目全長約57公里,總投資約122.92億元,起于自貢市沿灘區仙市鎮,接成自瀘赤高速公路,經自貢市大安區、富順縣和內江市隆昌市,止于瀘州市瀘縣方洞鎮,連自貢至永川高速公路重慶段,最后在永川區接入重慶三環繞城高速。全線采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時速100公里,是全省新增的一條成都經自貢銜接重慶的出境高速通道,也是重慶經自貢銜接西藏地區最便捷的高速通道。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優化完善四川省、重慶市高速公路網絡布局,構建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新動脈”,助力川南渝西城市高質量跨越發展。
項目最新動態:2022年12月23日,項目已經開工。中標單位:中鐵城市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雙流國際機場提質改造工程
2023年,四川機場集團計劃對雙流國際機場進行提質改造,主要對雙流機場現有飛行區、航站樓及配套設施等進行提檔升級,總投資約31.49億。
洪雅通用機場
2022年5月,洪雅通用機場正式獲得《關于新建洪雅通用機場場址審核意見》,成為眉山首個獲得批準建設的通用機場。在這次的《重點項目名單》上,也看到了洪雅通用機場的項目名稱,計劃2023年內開工。
洪雅通用機場,擬定性質為A1級通用機場。從公布的資料來看,主要開展農林作業、森林防火、旅游觀光,同時根據需要開展醫療救護、搶險救災等通航飛行服務。
什邡通用機場
繼廣漢機場后,德陽又將迎來什邡通用機場。據悉,什邡通用機場項目占地880畝,計劃2023年一季度完成機場報建手續,正式動工建設,2024年建成并通過驗收。
根據《四川省通用機場布局規劃(2016-2030年)》,什邡通用機場規劃為A1類通用機場,飛行區等級為2B。建成后,主要開展應急救援、航空物流、飛行培訓、低空旅游、農林作業等業務。
綿陽至遂寧至內江鐵路(綿遂段)
綿陽至遂寧至內江鐵路,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多層次軌道交通規劃》中的規劃建設項目。從線網規劃來看,將與在建成達萬高鐵、規劃重慶至遂寧鐵路連接。
其中,綿遂段起于綿陽南站,途經綿陽涪城區、三臺縣,至遂寧射洪市、大英縣、船山區、安居區,止于遂寧高新站,計劃工期4年。建成之后,可以極大方便川渝間的交通出行。
綿陽至遂寧至內江鐵路綿陽至遂寧段,估算投資328.52億元,計劃工期4年,由蜀道集團牽頭并與綿陽市、遂寧市人民政府共同籌資建設。項目已經于2022年12月30日開工。
市域(郊)鐵路成都至德陽S11線
S11線,德陽的朋友們期待已久的一條線。這條線南起成都韋家碾站,北至德陽北站。主要沿北星大道、成德大道、天府大道北延線(在建)、嘉陵江西路、泰山路自南向北敷設,終點止于成綿樂客專德陽北站。
S11線項目投資約308億元,擬建地點為成都市金牛區、新都區、彭州市;德陽市旌陽區、廣漢市。設計的列車最高運行速度為160公里/小時。共設車站15座,其中地下站10座、高架站5座。
從目前的線路規劃圖來看,在三星堆、文廟廣場都有設站!以后,成都的朋友可以直接坐S11線,一趟車打卡三星堆,還可以游覽西部最大的孔廟——德陽文廟等景點。按計劃,S11線預計2023年上半年能開工,預計工期為49個月,有望于2027年前建成試運營。
引大濟岷工程
引大濟岷工程是四川省委省政府確定的“一號工程”,也是市委市政府確定的標志性引領性重大項目。該水利工程飲水線路總長310千米,建設工期8年,總投資200億元。項目建成后可向都江堰、玉溪河兩個供水區補水,設計受益灌溉面積1400萬畝、人口3500萬。
項目最新動態:各項前期工作已超前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已上報水利部待審查,預計2023年內開工。
毗河供水二期工程
毗河供水二期工程設計灌溉面積246.77萬畝,供水人口139萬人,工程由總干渠、5座新(擴)建囤蓄水庫及相應配套渠系組成,靜態總投資258.52億元(不含田間工程)。
毗河供水二期工程由四川省都江堰灌區毗河供水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項目涉及我市宏緣鎮、三星鎮、踏水鎮、青龍鎮、平武鎮、禾豐鎮、三合鎮、云龍鎮、平泉街道、涌泉鎮10個鎮(街道)。
項目最新動態:毗河供水二期工程正在加快推進可研階段工作,爭取2023年底可研報告批復后開工。
向家壩灌區北總干渠一期二步工程
向家壩灌區北總干渠一期二步工程主要建設內容為:新建北總干渠邱場分干渠分水洞處至渠末、江瀘干渠、永興分干渠,隆昌供水管線,劉家場等14條支渠,思坡提灌支渠、大塔提灌分支渠、孔灘提灌分支渠、龍滾灘水庫充水管、馬爾巖水庫充水洞等。設計灌溉面積147.3萬畝,總工期48個月。概算總投資81.3億元。
該工程建成后可補充解決隆昌市和灌區內43個鄉鎮及60.74萬農村人口的生活生產用水,可從根本上解決本灌區存在的農業灌溉、城鄉生產生活缺水問題,對于穩定和提高灌區的糧食產量,保障糧食安全和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項目最新動態:2022年12月21日,向家壩灌區北總干渠一期二步工程初步設計及投資概算獲得省發改委、水利廳聯合批復,標志著該工程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轉入全面建設階段。
三壩水庫
三壩水庫是國家150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已被納入《岷江流域綜合規劃》《都江堰灌區總體規劃》和全國《“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規劃》。該工程位于岷江流域南河支流江河上,壩址地處成都市大邑縣境內,具有城鄉供水、防洪、灌溉、發電等綜合利用效益,也是成都市擬建的“第三水源”。
據悉,三壩水庫總庫容為1.61億立方米,防洪庫容0.18億立方米,電站裝機容量1.2萬千瓦,年均供水量1.14億立方米,設計灌面7.8萬畝,供水人口約100萬,總工期54個月,估算總投資49.8億元。工程建成后,將與都江堰(成都第一水源)、李家巖水庫(成都第二水源)一起,形成成都三大水源供給基地,逐步改善區域性缺水、工程性缺水、水質性缺水和配置性缺水現狀。
項目最新動態:工程可研報告已經于2022年11月通過評估,有望2023年內開工。